中國改革攻堅之戰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事務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


作者簡介: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并担任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讲师。他是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客座研究员;剑桥大学圣体学院和牛津经济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诺丁汉大学特约教授。



中國正步入一個艱難的轉型期,既要降低經濟增速,又要改變增長模式。這是我從今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得出的結論。此外,這可能既是一種經濟轉型,又是一種政治轉型,這兩種轉型還將以復雜的方式互相作用。中國過去在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經濟成就,不一定確保未來會同樣成功。
讀者不必相信我的話。但他們可以相信即將卸任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314日的講話:“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改革和建設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
這些政治問題當然非常重要,但經濟轉型本身已經足夠艱難了。中國正在結束經濟學家們所說的“粗放型增長”——指依靠增加勞動力和資本投入實現經濟增長。中國現在必須轉向“集約型增長”模式,依靠技能和科技的提高實現經濟增長。由此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從過去30年平均每年近10%的水平大幅下滑。中國粗放型增長的本質加大了這一轉型的難度,尤其是超高的投資率以及嚴重依賴於投資作為需求來源(見圖表)。



用已故諾貝爾獎得主、西印度群島人阿瑟•劉易斯爵士(Sir Arthur Lewis)的發展模型來看,中國將不再是一個勞動力過剩國家。劉易斯認為,農業剩餘勞動力維持生計所需的收入,為現代部門的薪資設置了一個較低的上限。這讓現代部門得以實現極高的盈利能力。如果將這些高利潤用於再投資,就像中國那樣,現代部門乃至整個經濟的增長率將會非常高。但在某一個時間,農業勞動力將變得更加稀缺,從而提高現代部門的勞動力價格。隨著經濟的成熟,利潤將遭到擠壓,儲蓄和投資將下降。
35年前的中國是一個勞動力過剩國家。現在則不是這樣,部分原因是經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特別迅速:自從改革開始以來,中國經濟實際增長了20多倍,現在城鎮人口已超過一半。另外,中國的低出生率意味著,勞動年齡人口(15歲至64歲)將在2015年達到9.96億的峰值水平。中國社會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研究員蔡昉的一篇論文稱,“自2004年以來,沿海地區的民工荒逐漸演變為普遍的招工難和漲薪潮”。蔡昉的論文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其結果是實際薪資上漲和利潤縮水。
中國現在正處於劉易斯拐點。一個結果是,在投資率一定的情況下,資本與勞動力的比率將更快上升,回報率也會更快下滑。實際上,在劉易斯拐點到來之前,就有一些有力的證據證明資本密集度在不斷增強。前世界銀行(World Bank)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表示,中國資本與勞動力的比率不斷上升(而非“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對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貢獻,從1978年至1994年間的45%升至1995年至2009年間的64%
這一點必須改變。中國經濟增長必須由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這將保持利潤)來推動,而非資本與勞動力比率的上升(這將造成利潤下滑),尤其是在目前實際薪資水平正迅速提升的情況下。鑒於收入分配不公,利潤出現一些下滑是合理的。但如果幅度過大,它將破壞潛在增長。
轉向由技術進步推動增長的模式並非易事,這也是為什麽有那麽多國家陷入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中國現在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並決心到2030年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這需要深化改革。最近由世界銀行和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一份值得註意的報告* ,對這些改革措施做出了闡述。這些改革措施將會對既得利益者造成沖擊,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這肯定也是溫家寶看重政治改革的一個重要原因。
實行艱難的改革,從而在未來20年維持經濟增長,這是中國面臨的一個長期挑戰。美國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at New York University)教授魯里埃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在會上指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需要面對經濟硬著陸的短期風險。中國政府為今年經濟增長設定的目標是7.5%,今後五年的增長預期目標是7%。一定程度的增長放緩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隨著增長放緩,高得驚人的投資率也會下降(見圖表)。
然而,要想將投資率從GDP50%下降到35%,期間又不發生嚴重的經濟衰退,就需要大幅增加消費來彌補。中國很難實現這樣的消費激增,因此中國應對當前危機的手段仍然是加大投資。此外,中國一直高度依賴房地產建設投資:過去13年中,房地產建設投資年均增長26%。這樣的增長是不可持續的。
中國或許真的能成功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仍然有巨大的趕超潛力。但是調整到新的增長模式將面臨巨大的挑戰。許多中等收入國家都失敗了。鑒於中國過去所取得的成功,人們很難看低中國。對中國抱有信心最好的理由是,中國的最高決策者並不自滿。

*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www.worldbank.org
譯者/何黎

資料來源: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