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韩制造业离开中国,目光转向东南亚

作者:扈景业2013年2月28日 朝鲜日报 

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突破2万亿韩元的衣恋集团今后除了代工之外,不打算在中国建厂。

但最近几年里,衣恋集团在越南、斯里兰卡、印度等地陆续建立了多家直营工厂。这是因为衣恋集团认为中国当地工资上涨会导致效益大幅下降。衣恋集团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中国现在属于大型消费市场,作为制造工厂的作用已经大幅下降。”

这种制造业“离开中国现象”在数据上也有所体现。韩国进出口银行3日公布,去年前9个月,韩国制造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额为13.9亿美元。但在东南亚五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投资额达到16.63亿美元。这意味着韩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建厂数量多于中国。

这是韩中两国1992年建交后20年来韩国制造业企业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投资额首次发生逆转。韩中建交以后,大批韩国企业曾将工厂转移到工资很低的中国,因此可以说东北亚的分工秩序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也有分析称,韩国与日本、美国等国跨国企业一样,加入了“离开中国”行列

韩国制造业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中国的现象在2004年至2007年达到高潮。2004年一年里中国国内新增制造业法人达到1673个。但这一数字此后逐渐减少,去年前9个月减少到273个。

◇因工资低向东南亚转移

引起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的工资问题。中国工资在2005年以后每年保持两位数的上涨率。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统计,以去年10月为准,中国制造业工人月基本工资为328美元,高于菲律宾(253美元)、越南(145美元)和缅甸(53美元)。在经济发展速度快、工资相对较高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人月薪达到60万至70万韩元,3年内有望增至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700元)。这和120万韩元的韩国国内最低月薪相差无几

随着中国工资的上涨,向东南亚转移的韩国企业明显增多。前年,韩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厂事业达到93件(8.46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日本和美国企业先于韩国撤离中国。从日本来看,因钓鱼岛领土纠纷问题引发中国的反日情绪,正在积极向东南亚转移。在中国生产打印机和DVD等的日本船井电机决定将2011年会计年度达到90%的在中国生产比率降至50%。正准备在菲律宾马尼拉等地启动新工厂。日本最大的零售企业伊藤洋华堂也将原先为80%的在中国生产比率降至30%。

◇韩国企业纷纷撤回

至今为止,在中国进行投资的韩国制造企业达到1.6235万家。其中,大部分企业正撤回韩国。其代表性例子有,23家珠宝加工企业去年从山东省青岛市撤回全北益山工业园区。忠北道也向1000家进军中国的韩国企业发送公文,咨询回国意向。

此外,目前通过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司撤回企业支援中心正在撤回的企业达到40至50家。专门委员郑延中(音)表示:“随着东盟国家出现工资上涨的趋势,欲进军发达市场挽救‘韩国制造’品牌价值的企业的咨询逐渐增多。”

◇中国工厂仍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中国失去了“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吗?专家分析说:“只是从单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转变,很难说是制造业本身走向没落。”产业研究院博士张允钟(音)表示:“中国政府对外国企业的态度正从‘无条件欢迎’转变为‘带来了什么’。应时刻关注中国的变化。”三星电子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投资8万亿韩元建设芯片工厂,也是中国政府吸引高附加值工厂的一环。

成均馆大学经营专门研究生院院长刘弼华(音)表示:“撤离中国的还是以低工资为基础的行业。抢占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的中国市场的当地工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